上海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上海大学

[切换城市]
上海站> 上海教育> 上海大学> 东华大学信息

东华大学

英文名:Donghua University 简称:“东华”,“DHU” 所在地:上海 院校代码:10255 类型:工科类/理科类/理工类/多科性研究型大学/211/考研院校

211工程教育部直属院校自主招生卓越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
  • 东华大学师资怎么样, 东华大学师资好不好

截止至2014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27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院士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2名,上海市“领军人才”、“东方学者”、“优秀学科带头人”、“浦江”、“曙光”、“晨光”、“科技启明星”等人才计划人选80多名,高级职称教师800余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友尚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郁铭芳
周翔
王浩
周勤之
季国标
俞建勇
长江学者
卿凤翎
孙刚
千人计划
杨一奇
东方学者
史向阳
  信息来源:东华大学官网资料整理 国家级、市级教学团队列表
团队名称
领衔老师
级别
轻化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何瑾馨
国家级
纺织材料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邱夷平
国家级\市级
纺织工程教研室教学团队
郁崇文
国家级\市级
决策支持系统教学团队
宋福根
市级
信息来源: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官网资料整理

  • 陈敬铨
  • 陈敬铨 东华大学导师介绍  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人文学院研究所。 上海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  研究方向:  科学技术史、科技哲学。  近几年发表的论著:  《院士思维》  《上海科学技术局编》  《虚拟认识论》  《创新思维》  讲授课程:  统计学原理  创造心理学  科学社会学
  • 贺善侃
  • 贺善侃 东华大学导师介绍  人文学院教授、硕博导师。 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 全国辩论逻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逻辑学会副会长 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哲学学会理事 。  研究方向:  发展哲学、逻辑认识论。  近几年发表的论著:  《实践主体论》学林出版社 2001年版  《领导科学和现代行政》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版  《论科技和人文价值》《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七期  《发展哲学研究论纲》上海三联书店 2005年版  《创新思维概论》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讲授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  形式逻辑  法律逻辑  创新思维  领导学、现代西方社会思潮  电子邮箱地址:Hsk525@sohu.com
  • 张旭东
  • 张旭东  纺织学院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江苏东方滤袋有限公司工程师。  研究方向: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荣誉及获奖情况:  1、玻璃纤维覆膜滤布 2007年经江苏省成果鉴定  2、氟美斯复合针刺毡 2007年经江苏省成果鉴定  3、玻氟斯水刺毡滤袋 2008年 江苏省成果鉴定,并已申报国家备案  近几年担任的科研项目:  1、玻氟斯水刺毡滤袋 2008-2010  2、超细聚乳酸纤维非织造布 2009-2010  3、涤纶三防针刺毡 2009-2010
  • 张建春
  • 张建春  纺织学院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 。 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装备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兼汉麻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阻燃材料研究国家专业实验室兼职教授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一、功能纺织材料二、高性能纤维。  荣誉及获奖情况: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8项,均为第一完成人。获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著作9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EI收录19篇,ISTP收录5篇。由于在科研工作中的突出成绩,2004年中央军委主席签署通令,给他记个人一等功,同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年被破格晋升为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近几年担任的科研项目:  一、新型军服系列  二、汉麻韧皮纤维加工技术与应用  三、防弹木质陶瓷研制与应用研究  专利:  一、聚氨酯-聚四氟乙烯共同拉伸复合膜的制备方法(2006年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03100830.5)  二、多层织物复合用多功能层压机(2003年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00109109.3)  三、一种含有短纤维的海绵橡胶(2004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01110035.4)  四、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2006年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310116863.7)  五、一种高色牢度新合纤色织物的制备方法(2006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310116843.X)  六、一种精纺毛织物和精纺织织物的染整加工方法(2003年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98124696.6)  近几年发表的论著:  2008年出版著作《医用纺织材料与防护服装》,化学工业出版社,作者排名第2位  研究成果:  近三年代表性成果  一、膨体PTFE膜的微孔控制、改性及其应用研究2005年获北京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5位。  二、PTFE/PU共同拉伸弹性膜的研制2006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4位。  三、环保型多功能PTFE复合膜及其层压纺织品的研究2006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3位。  讲授课程: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新型纺织功能材料)  办公室电话:010-66782702  电子邮箱地址:jianchunzhang502@263.net
  • 唐守星
  • 唐守星  纺织学院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绍兴庄洁无纺材料有限公司总工。  研究方向: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荣誉及获奖情况:  1、生态医用棉绿色净化工艺  2、聚乳酸非织造材料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2006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3、漂白棉水刺无纺布开发与应用  近几年担任的科研项目: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热风穿透粘合复合导流层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电子邮箱地址:Tangshouxing008@126.com
  • 孙庆红
  • 孙庆红  纺织学院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2003年 安徽普尔德卫生材料有限公司总工 2005年 科德宝翎无纺布苏州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 目前 吉安市三江超纤无纺有限公司总工 。  研究方向: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荣誉及获奖情况:  1、水刺医用敷料 1997年获省级奖  2、汽车顶棚生产线项目  3、高白度粘胶纤维水刺非织造布 2003年经安徽省成果鉴定  近几年担任的科研项目:  1、双组份水刺纺粘特种非织造布的研究和开发 2009-2010  2、桔瓣超细长纤纺粘水刺擦拭材料 2009-2010  3、超细纤维高性能清洁布的开发 2009-2010  电子邮箱地址:sqhsjcx@163.com
  • 施楣梧
  • 施楣梧  纺织学院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 兼职教授、博导。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材料与功效研究室主任、士兵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兼职教授;湖北省纺织新材料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公安部警用械具、警服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全国纺织品标准化委员会毛精纺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纺织导报、棉纺织技术、西安工程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产业用纺织品、国际纺织导报理事。  研究方向:  功能性纺织品;个体防护装备;纺织材料结构性能。  荣誉及获奖情况:  总后勤部科技银星  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序:3,3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序:8 )  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序:4)  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排序:3,5,7)  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排序:1,3,3 )  桑麻纺织科技一等奖1项  近几年担任的科研项目:  目前主持的主要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  863项目:电磁辐射防护材料制造技术与应用  国标委公益项目:个体防护装备评价指标体系及关键技术测试研究  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个体复合装备标准体系及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军队项目:国产单兵防弹材料研究  军队项目:变色调温功能材料关键技术研究  军队项目:国产军用防弹级芳纶产品性能标准研究  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基于PTT及其复合纤维面料制造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技术依托方)  曾主持军队项目“新型军服面料研究扩试与生产”、“新型作训服面料”、“军用系列救生衣”等项目,主持完成了2004~2007年军队和武警常服、礼服、作训服服面料研发和生产,是07式军服面料的主要设计者和生产组织者  专利:  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项;  公开发明专利11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  近几年发表的论著:  发表学术和技术论文200余篇,其中有5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  研究成果:  主持研发的军官礼服/春秋常服/冬常服面料、将军大衣及校官大衣面料;士兵春秋常服/冬常服面料、夏裤面料、礼服衬衣/内穿衬衣/外穿衬衣面料、海军防透衬衣面料等30多种面料装备全军;  主持研发的林地迷彩作训服和荒漠迷彩作训服面料装备全军;  研发的军用头盔系列、军用救生衣系列、新型携行具装备全军;  研发的电磁屏蔽材料、防静电面料、防虫面料、阻燃面料等得到部队应用。  讲授课程:  1992年始作为硕导,开设过《纤维物理》、《毛纤维结构与性能》、《纺织物力学》、《织物结构与性能》等课程  研究团队:  研究团队共5人,全部为高级工程师,其中4位具有博士学位,3位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  办公室电话:010-62223864  电子邮箱地址::shimeiwu@263.net.cn
  • 韩旭
  • 韩旭  纺织学院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无。 1998年1月-2001年12月 安徽三维无纺布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 2002年1月-2003年12月 安徽三维无纺布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研发部经理 2004年1月-2005年8月 绍兴县和中合纤有限公司工程师、技术部经理 2005年9月-2007年6月 绍兴县和中合纤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项目经理 2007年7月-2009年5月 和中合纤总工程师、中心主任、项目经理 2009年6月-至今 和中合纤总工程师、中心主任、项目经理、 产品研发部经理 。  研究方向: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荣誉及获奖情况:  1、生物可降解水刺医卫非织造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  2007年 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证书号0703152-1)  2、高效节能减排水刺关键技术及纤维素纤维功能性产品应用  2008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证书号0802049-1)  3、高效节能减排水刺关键技术及产品应用  2008年 上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上海市人民政府 (证书号20084109-2R02)  近几年担任的科研项目:  1、水刺复合高性能纤维过滤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008年6月-2010年12月  2、便捷式抗拉伸救灾战地急救手术台布的研究和开发 2009年11月-2010年11月  3、三线合一水刺无纺布特种纺织品产业园 2009年10月-2011年11月  4、PTFE水刺复合高温尾气过滤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2009年11月-2010年11月  5、年产8000吨产业用特种纺织品项目 2009年6月-2010年8月  6、导向吸湿性外科血管手术医用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2009年11月-2010年11月  7、新型珍珠纹水刺提花美容保健卫生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2009年11月-2010年11月  专利:  先后合作取得了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25项,  近几年发表的论著:  先后于2006―2010年期间在《产业用纺织品》杂志上发表了《竹浆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工艺及性能研究》、《高吸湿高透气三维网状水刺卫生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两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业性论文,先后指导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在《非织造布》、《产业用纺织品》等杂志上发表了《人造蛋白纤维水刺法非织造布基本性能的研究》、《高速杂乱型非织造布梳理机的结构与性能特点》、《水刺人造蛋白纤维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研究》、《影响水刺非织造工艺循环水浊度的因素》等专业学术论文  研究成果:  01 竹纤维水刺非织造新材料 2006年  02 高吸湿舒适型导流层婴儿卫生敷料 2006年  03 高柔软高弹性新型水刺服装敷料 2007年  04 高吸附静电水刺擦拭材料 2007年  05 水刺复合高性能纤维过滤材料 2008年  06 多功能提花牛奶蛋白纤维非织造保健新材料 2008年  07 卡通熊戏山羊婴幼儿专用卫生材料 2009年  08 高吸附静电水刺擦拭材料PTFE水刺复合高温尾气过滤材料 2009年  办公室电话:0575-84066528  电子邮箱地址:hanxu618@163.com
  • 陈跃华
  • 陈跃华  纺织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中国计量纺织分会理事。  研究方向:  纺织测试,智能纺织仪器,纺织复合材料。  荣誉及获奖情况:  1、中国纺织大学第三届、第十届优秀青年教师  2、全国纺织计量先进工作者  3、中国纺织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  近几年担任的科研项目:  1、大豆纤维负离子性能研究  2、干旱地区地下渗灌管研究及产品开发  3、负离子皮革研究与产品开发  近几年发表的论著:  1、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第四编著者  2、发明专利纺织品发射负离子量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3、发明专利针织物增强的复合材料地下渗灌管制造方法  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成果有负离子皮革,负离子纺织评测方法及系统,干旱地区地下渗灌管研究及产品开发  电子邮箱地址:yhchen@dhu.edu.cn
  • 庄兴民
  • 庄兴民  纺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  先进纺织加工技术、纺织产品开发与性能、纺织复合材料。  专利:  获得1项发明专利。  近几年发表的论著:  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9篇,参编教材两部。  办公室电话:021-67792783  电子邮箱地址:zhxm@dhu.edu.cn
  • 张瑞寅
  • 张瑞寅  纺织学院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  1. 新材料研发 2. 纺织品系统设计 3. 服用性能测试 4. 特种纺纱技术研究。  荣誉及获奖情况:  曾获得珍珠纤维产业化转化项目纺织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几年担任的科研项目:  曾负责吸湿排汗纤维产品开发及推广、染整配套工程设计、PTT纤维产品设计、珍珠纤维产品设计及市场推广、LYOCELL牛仔面料设计及推广  讲授课程:  纺织品设计(二)  办公室电话:021-67792689  电子邮箱地址:zry@dhu.edu.cn
  • 杨旭东
  • 杨旭东  纺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纺织学院纺织工程系副系主任、纺织学院工会副主席。  研究方向:  产业用纺织品的结构和性能研究、智能纺织品开发及性能研究 。  荣誉及获奖情况:  1、2010年,获东华大学2009至2010年度“师德建设青年标兵”荣誉称号  2、2009年,《机织学》获批准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3、2009年,获年东华大学多媒体讲课竞赛“优秀奖”  4、2008年,获全国高校纺织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  5、2008年,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  近几年担任的科研项目:  1、三维织机的研制,江苏宜兴新立织造有限公司,2010  2、服装信息化系统用织物电缆开发及专用织机研制,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2009  3、聚丙烯土工织物的光氧老化研究和寿命预测,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基金),2008  4、国外个体防护装备性能评价标准研究,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2008  5、PVC涂层膜结构材料的老化性能研究,上海申达科宝新材料有限公司,2008  6、高档牛仔布产品开发,抚州市新维美染织有限公司,2007  7、信息化作战服装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2006年  8、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建设,上海市科委,2006  9、聚丙烯土工织物的老化性能研究,苏州大学丝绸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05  专利:  已申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已授权发明专利如下:  发明名称:《水下土工布寿命的预测方法》,专利号:ZL 200410025293.5,授权日期:2008.8  近几年发表的论著:  已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1、Yang XD, Ding X. Prediction of outdoor weathering performance of polypropylene filaments by accelerated weathering tests,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ces, 2006, 24(2): 103-109 (SCI, EI).  2、Xudong Yang, Wencan Qiu, Xin Ding, Chen Ting. The Ageing of Polypropylene Geotextiles under Outdoor Enviroment. Proceedings of the Fiber Society 2009 Spring Conference, Vol. I (ISBN: 978-7-5064-5635-7), Shanghai, P. R. China, May 27-29, 2009: 45-48 (ISTP)  3、Yang XD, Ding X. Influence of UV Intensity on the Photo-oxidation of Polypropylene Filaments, Proceedings of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Fibers and Polymer Materials, Shanghai, China, 2005: 568-572 (ISTP).  4、Yang XD, Xin D. Correlation Between Intrinsic Viscosity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Polypropylene Geo-textile under Ageing Condition, Proceedings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 83rd World Conference, Shanghai, China, 2004: 1099-1102 (ISTP).  5、Shouhui Chen, Xin Ding, Raul Fangueiro, Honglei Yi, Xudong Yang. Tensile Performance and Crack Propagation of Coated Woven Fabrics Under Multiaxial Load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9. 113 (5): 3388-3396(SCI)  6、Ting Chen, Xiaoxia Yang, Xudong Yang, and Liqing Li. Modeling the Shear Stiffness of Worsted Fabrics using Soft Computing Techniques,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 Jinan, Shandong, China, 2008: 191-195. (EI, ISTP)  7、Zheng Ping, Yang Tianzhi, Yang Xudong, and Ding Xin, An approximat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an axially moving beam subjected to harmonic and parametric excitations simultaneously,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Nanjing, Jiangsu, China, 2008: 340-345. (ISTP)  8、杨旭东, 邱文灿, 丁辛等. 紫外线辐射强度对聚丙烯长丝光氧老化的影响. 纺织学报, 2009, 30 (8): 8-12  9、杨旭东,丁辛,薛育龙等,自然环境下聚丙烯土工织物的老化行为,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1)57-61  研究成果:  1、聚丙烯土工织物的使用寿命预测  2、PVC涂层膜结构材料的老化性能研究  2、信息化服装研制  3、刺绣型织物键盘研制  国际交流与合作:  2008年,参加美国IntertechPira公司组织的“Smart Fabric 2008”国际学术会议  2007年,参加韩国首尔大学举办的“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Textiles 2007”国际学术会议  2003年,获日本“Short-Term Student Exchange School-Expense Assistance Program”资助,赴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进行短期学术交流  讲授课程:  1、《机织学》  2、《织物组织结构》  3、《专业外语》  4、《纺织专业前沿课》  研究团队:  丁辛教授研究团队  办公室电话:67792680  电子邮箱地址:xdyang@dhu.edu.cn
  • 李发学
  • 李发学  纺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  1.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a.纺织材料结构、性能与成形;b.产业用纺织材料结构、性能与应用。 2. 纺织复合材料 a. 纺织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近几年担任的科研项目:  1.“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功能性与差别化共聚酯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物可降解PBST纤维的弹性时效模拟及弹性机理分析  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类):生物可降解PBST纤维弹性行为及其结构调控  4.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生物可降解PBST共聚酯纤维弹性的梯度调控和弹性机理分析  5.江苏省科技厅:新型热压覆膜联合机研发与产业化  6.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天丝纤维内衣面料开发  专利:  授权和公示专利10多项,部分授权专利如下:  1.一种可降解脂肪族/芳香族共聚物纤维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610116114.8;  2. 一种生物降解性高分子量脂肪族/芳香族共聚物、制备方法及用途,专利号:ZL200610116115.2;  3.一种成纤用生物降解性脂肪族共聚酯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0610116116.7;  4.一种直接酯化缩聚法制备生物可降解共聚酯的方法申请号:200910048495.4;  5.一种用于制备生物可降解共聚酯的二元复合催化剂,申请号:200910048496.9;  6.生物可降生物可降解共聚酯全牵伸丝的一步法制备方法,申请号:201010105115.9  近几年发表的论著:  纺织新材料和纺织加工技术等领域,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CI数据库收录。主要论著如下:  1.Faxue Li, Shengli Luo, Jianyong Yu. Mechanical, thermal properties and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biodegradable poly(butylene succinate-co-terephthalate) (PBST) fibers. Journal of Polymer Research, in press. (SCI) (1/3)  2.Faxue Li, Shengli Luo, Chi Ma, Jianyong Yu.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and morphology of biodegradable poly(butylene succinate-co-terephthalate) (PBST) copolyesters with high content of BT unit.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accepted. (SCI) (1/4)  3.Faxue Li, Xinjian Xu, Jianyong Yu, Amin Cao. The Morphological Effects upon Enzymatic Degradation of Poly(butylene succinate-co-butylene terephthalate)s (PBST).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2007, 92(6): 1053-1060. (SCI) (1/4)  4.Shengli Luo, Faxue Li*, Jianyong Yu. Viscoelastic behavior of biodegradable PBST fibers and its nonlinear sim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accepted. (SCI) (2/3)  5.Shuai Zhang, Faxue Li*, Jianyong Yu, Lixia Gu. Novel fibers prepared from cellulose in NaOH/Thiourea/Urea aqueous solution. Fiber and Polymer, 2009, 10(1):34-39. (SCI) (2/4)  6.Shuai Zhang, Binlan Faxue Li*, Jianyong Yu, Lixia Gu. Cellulose behaviour in NaOH/THIOUREA/UREA aqueous solutions. Cellulos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2008, 42(4-6): 147-157. (SCI) (3/5)  7.Shuai Zhang, Faxue Li*, Jianyong Yu. Preparation of cellulose/chitin blend bio-fibers via direct dissolution. Cellulos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accepted. (SCI) (2/3)  8.Shengli Luo, Faxue Li*, Jianyong Yu. Synthesis of poly(butylene succinate-co-butylene terephthalate) (PBST) copolyesters with high molecular weights via direct esterification and polycondens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in press. (SCI) (2/3)  9.Xinjian Xu, Faxue Li*, Jianyong Yu, Amin Cao. Effects of molecular weight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n spinnability of biodegradable PBST copolyes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2008, 9(1): 31-36. (SCI) (2/4)  10.Shuai Zhang, Faxue Li, Jianyong Yu, Lixia Gu. Coagulation studies of cellulose/NaOH/thiourea/urea/H2O fiber spinning system. e-Polymer, 2009, no.098. (SCI) (2/4)  11.Shuai Zhang, Changfei Fu, Faxue Li, Lixia Gu, Jianyong Yu. Novel Membrane Directly Prepared from Unsubstituted Cellulose in NaOH complex solution. Iranian Polymer Journal, in press. (SCI) (3/5)  12.Shuai Zhang, Changfei Fu, Faxue Li, Jianyong Yu, Lixia Gu. Direct Preparation of a Novel Membrane from Unsubstituted Cellulose in NaOH Complex Solution. Iranian Polymer Journal, 2009, 18 (10): 767-776. (SCI) (3/5)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进行过国际交流与合作。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专业外语;  研究生课程:纺织材料改性与变形  研究团队:  隶属于俞建勇教授团队。  办公室电话:67792803,62378632  电子邮箱地址:fxlee@dhu.edu.cn
  • 纪峰
  • 纪峰  纺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设计与应用;纺织材料性能测试、分析与仿真.。  荣誉及获奖情况:  2008年荣获东华大学2007~2008学年“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称号;  参与指导学生获2007年度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科技创业 杯”二等奖;  参与指导学生获第一届“东华杯”全国高校纺织类学术与创意作品大赛二等奖;  参与教学改革项目“本科生毕业论文培养模式探讨”,获得2008年东华大学教学成果奖.  近几年担任的科研项目:  一种新型的织物动态悬垂性测试、评价方法及建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  三维机织物为基础的微带天线系统结构设计和性能研究,科技部 (国家863计划)项目;  基于偏振光显微镜分析的纱线成分检测新方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第二指导教师.  专利:  1.专利名称:织物动静态悬垂性的图像测试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专利号:ZL 200510111702.8  2.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偏振光显微镜的纱线成分检测方法  申请号:200810034982.0; 公开(公告)号:CN101246121  3.专利名称:基于高压静电技术的纤维试样自动排列方法  申请号:200810042687.X;公开(公告)号:CN101387584  4. 基于偏振光显微镜分析的复合纤维成分及结构检测方法  申请号:200910047522.6;公开(公告)号:CN101504358  近几年发表的论著:  1.Three-dimensional Garment Simulation Based On A Mass-Spring System, Feng Ji, Ruqin Li, Yiping Qiu,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Vol. 76, No.1, Jan. 2006, 12-17.  2.Drape Simulation of Woven Fabrics Using A Mass-Spring System, Feng Ji, Ruqin Li, Yiping Qiu, The 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 Vol.96, No.6, Dec. 2005, 431-437.  3.Simulate the Dynamic Draping Behavior of Woven and Knitted Fabrics, Feng Ji, Ruqin Li, Yiping Qiu,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xtiles, Vol.35, No.3, Jan. 2006, 201-215.  4.Influence of ethanol pretreatment on effectiveness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treatment of polyethylene fibers,Qiuran Jiang, Ranxing Li , Jie Sun, Chunxia Wang, Shujing Peng, Feng Ji, Lan Yao, Yiping Qiu. 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203 (2009),1604-1608.  5.Influence of Absorbed Moisture on Antifelting Property of Wool Treated with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Helan Xu, Shujing Peng, Chunxia Wang, Lan Yao, Jie Sun, Feng Ji, Yiping Qiu, Journal ofAppliedPolymer Science, 113 (2009), 3687-3692.  6.Mathematical Approximation of the Stress-strain Curves of Fabrics, Feng Ji, Yiping Qiu, Jiaxing Bao, Yi Zhao, Xiaodan Qiu, Xiaolu Chu, Tianqi Gao, Ruoqi Yang, Sichen Cheng, Ji’ang Ye, Nanshan Zhang, The Fiber Society 2009 Spring Conference, May 27-29, 2009, Shanghai.  7.A New Testing Method of Yarn Components Based on Polarized Optical Microscope (POM) Analysis. Feng Ji, Yi Zhao, Yiping Qiu, Tianqi Gao, Xiaodan Qiu, Xiaolu Chu, Ruoqi Yang, Jiaxing Bao, Sichen Cheng, Ji’ang Ye, Nanshan Zhang, The Fiber Society 2009 Spring Conference, May 27-29, 2009, Shanghai.  8.A New Method of Identifying Tencel and Model fibers Using Polarized Optical Microscope, Feng Ji. Xiaodan Qiu, Yiping Qiu, Yi Zhao, Tianqi Gao, Xiaolu Chu, Ruoqi Yang, Jiaxing Bao, Sichen Cheng, Ji’ang Ye, Nanshan Zhang, The Fiber Society 2009 Spring Conference, May 27-29, 2009, Shanghai.  研究成果:  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授权1项;  发表外文文章8篇,其中三大检索7篇.  讲授课程:  纺织检测技术(研究生);  纤维和纺织品检测技术(本科生);  纺织数理统计(本科生).  研究团队: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教学团队,纺织学院;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与常压等离子体改性高聚物研究科研团队.  办公室电话:021-67792781  电子邮箱地址:jifeng@dhu.edu.cn
  • 陈廷
  • 陈廷  纺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Textile Institute会员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会员。  研究方向:  1. 纤维制品加工:产业用纤维制品的纺织加工,特别是基于流体技术的非织造和新型纺纱加工。2. 数字化纺织:计算智能和机器视觉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荣誉及获奖情况:  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05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  2006年,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计划  2005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  2006年,东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  2006年,东华大学师德建设青年标兵  2006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九届陈维稷优秀论文三等奖  2004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八届陈维稷优秀论文三等奖  近几年担任的科研项目:  主持  1. 基于聚合物与气流耦合的纺粘法聚合物拉伸模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数字化纺织――建模、仿真与检测,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3. 超细非织造精细过滤材料制备过程模拟与实验研究,上海市重点基础研究项目  4. 纺粘非织造纺丝成型过程的数值模拟,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项目  5. 过滤用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结构性能关系的软计算模型,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6. 原棉中异性纤维的计算机视觉检测,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一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  7. 喷射流场中聚合物拉伸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局管项目  作为研究骨干参与  1. 高频微幅波作用下的罗拉牵伸系统的牵伸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高温喷射流场对聚合物超细拉伸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熔喷非织造布生产线,纺织行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专项资金项目  专利:  一种聚合物挤出法非织造布纤维直径测量方法及系统. 陈廷,李立轻,陈霞. 中国发明专利号:ZL 2006 1 0117224.6  近几年发表的论著:  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12篇(第一作者10篇),EI收录16篇(第一作者13篇),ISTP收录5篇(第一作者4篇)。  1. Ting Chen, Xiubao Huang. Air Drawing of Polymers in the Melt Blowing Nonwoven Process: Mathematical Modelling.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4, 12 (3): 381-388 (SCI、EI)  2. Ting Chen, Liqing Li, Xiubao Huang. Predicting the Fibre Diameter of Melt Blown Nonwovens: Comparison of Physical, Statistical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s.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5, 13 (4): 575-584 (SCI、EI)  3. Ting Chen, Liqing Li, Xiubao Huang. Fiber Diameter of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Melt-Blown Nonwoven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5, 97 (4): 1750-1752 (SCI、EI)  4. Ting Chen, Jun Wang, Xiubao Hua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ing for Predicting Melt Blowing Processing.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6, 101 (6): 4275-4280 (SCI、EI)  5. Ting Chen, Liqing Li, Ludovic Koehl, Philippe Vroman, Xianyi Zeng. A Soft Computing Approach to Model the Structure?CProperty Relations of Nonwoven Fabric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7, 103 (1): 442-450 (SCI、EI)  6. Ting Chen, Xiubao Huang. Modeling Polymer Air Drawing in the Melt Blowing Nonwoven Process.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03, 73 (7): 651-654 (SCI、EI)  7. Ting Chen, Xinhou Wang, Xiubao Huang. Modeling the Air-Jet Flow Field of a Dual Slot Die in the Melt Blowing Nonwoven Process.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04, 74 (11): 1018-1024 (SCI、EI)  8. Ting Chen, Xinhou Wang, Xiubao Huang. Effects of Processing Parameters on the Fiber Diameter of Melt Blown Nonwoven Fabrics.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05, 75 (1): 76-80 (SCI、EI)  9. Ting Chen, Xiubao Huang. Study on the Flow Field of the Air Jet from Dual Slot Die in the Melt Blowing Process. 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2001, 41 (6): 971-976 (SCI、EI)  10. Ting Chen, Chong Zhang, Liqing Li, Xia Chen. Simulating the Drawing of Spunbonding Nonwoven Process using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 2008, 99 (5): 479-488 (SCI、EI)  11. Chen Ting, Huang Xiubao.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Air Jet Flow Field in the Melt Blowing Process.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 Ed.), 2002, 19 (4): 1-3 (EI)  12. Chen Ting, Huang Xiubao.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n the One 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Air Drag in Melt Blowing Process.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 (Eng. Ed.), 2000, 17 (4): 1-4 (EI)  13. 陈廷, 黄秀宝. 熔喷工艺参数和喷嘴设计参数对纤维直径的影响. 化工学报, 2003, 54 (9): 1334-1337 (EI)  14. Ting Chen. Investigation of Fiber Diameter of Melt Blown Nonwovens Produced by the Inset Die. 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Fibers and Polymer Materials: 184-187 (ISTP)  15. Ting Chen. 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and Properties of Nonwovens by Using Soft Computing Techniques. Proceedings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 83rd World Conference: 1269-1274 (ISTP)  研究成果:  1. 主持上海市重点基础研究项目“超细非织造精细过滤材料制备过程模拟与实验研究”,通过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的验收,评价:国际领先。  2. 主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局管项目“喷射流场中聚合物拉伸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通过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持的验收,评价:国际先进。  国际交流与合作:  2002年11月至2003年11月,获法国科技部博士后基金资助,在法国鲁贝国立高等纺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讲授课程:  博士生课程:现代非织造理论及前沿文献阅读评述、Nonwoven Theory  硕士生课程:最优化方法 、中国纺织史  办公室电话:67792680  电子邮箱地址:tingchen@dhu.edu.cn
  • 阎建华
  • 阎建华  纺织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正高级职称)。 。 在几家国内/外复合材料公司任技术顾问。  研究方向:  纺织复合材料预制件的制造工艺、设备、及制造技术的开发; 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  研究成果:  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型、也是讫今为止国际上最大的方型三维编织机(2万根编织纱,2万根轴纱);研制了大型组合式三维编织机; 完成了多项国家航空/航天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用复合材料三维异型整体编织件的研制与建设项目。  国际交流与合作:  美国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纺织学院高级访问学者(1996 -- 1998);  加拿大Concordia University 复合材料中心高级研究学者(1998--2000);  加拿大先进复合材料公司技术顾问(2001--2004);  加拿大Hillerich & Bradsby of Canada Ltd. 复合材料资深高级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2004--2009)  研究团队:  研究团队有刘丽芳博士  办公室电话:62378391  电子邮箱地址:jh_yan@dhu.edu.cn
  • 朱苏康
  • 朱苏康  纺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纺织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纺织工艺、产业用纺织品。  近几年担任的科研项目:  1、用于建筑用碳纤维织物的剑杆织机改造,纵向项目,上海市经委,2002年  2、试样整经机,横向项目, 南京金双强集团公司,2001年  3、智能化激光裁剪机,横向项目,上海市联达汽车安全气囊公司,2002年  4、单纱浆纱机,横向项目,淮北飞亚集团公司,2003年  5、单纱整经机,横向项目,淮北飞亚集团公司,2003年  6、高紧度管状织物专用织机,横纵向项目,昆山市科委,2004年  近几年发表的论著:  1、纱线毛羽,纺织学报,2000年  2、面料快速反应,中国纺织大学学报,2000年  3、Relationship between Beating and Setting ?Con Place,J. of CTU,2000年  4、基于PLC控制的织物面料激光裁剪技术,东华大学学报,2001年  5、探讨建立QR织物CAD组织库的新方法,东华大学学报,2002年  6、Designing for Ripped-up edge in full air-bag,Journal of CTU ,2002年  7、试样整经机工作原理及其技术进步,国外纺织技术,2003年  8、Studying the Mechanism of TiO2 as UV Blocking Additives for Fabrics By an Improved Model,J.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4年  9、Frictional Behavior of Synthetic Yarns During Processing,Textile Research J. ,2003年  10、Change of Yarn Hairiness during Winding Process-Analysis of the trail fiber end,Textile Research J.,2004年  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成果有“汽车用安全气囊袋及其织物”、“激光面料裁剪机”、“高紧度管状织物专用织机”等。  国际交流与合作:  曾赴莫斯科纺织学院、捷克里贝雷茨纺织学院进修  讲授课程:  出版“机织学”、“织造学”、“织物词典”等著作  办公室电话:021-67792687  电子邮箱地址:zusukang@dhu.edu.cn
  • 季国标
  • 季国标  纺织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东华大学现代纺织研究院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副部长级技术专家,浙江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总后军需部技术顾问,山东省人民政府科技顾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等。长期在化纤工程和工厂第一线工作,六十和七十年代在德国和英国学习化纤技术。曾相继担任保定化纤厂、南京化纤厂、兰州石油化工厂的副总工程师,仪征化纤联合工厂的总工程师。  研究方向:  化学纤维。  荣誉及获奖情况:  1、被联合国工发组织授予注册为高级化纤专家资格,1993年  2、中国光华工程科技奖,2004年  3、我国化纤工业工程技术、生产运行和工业发展三方面的主要奠基者、开拓者和技术带头人之一  近几年担任的科研项目:  1、主持拟定了80年代、90年代我国化纤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推进机电一体的纺机国产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用化纤新材料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  2、在工艺技术上主持完成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第一套大型粘胶纤维成套设备(保定化纤厂)和第一套大型腈纶成套设备(兰州化纤厂)都取得一次投产成功。并在技术上主持了仪征化纤联合厂一期工程的筹划、建设和对外合作。参与上海石化、辽阳石化、四川维尼纶等四大石油化纤工程的总体筹划和技术对外  近几年发表的论著:  1、参与编写德文“Fliestoff”非织造材料一书及《黄道婆走进现代大观园》、纺织新境界》两部科普书  2、在美国、英国、瑞士、日本、德国等国的权威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国际交流与合作:  1、赴英国、日本、奥地利、瑞士、土耳其、香港等地多次参加国际化纤、纺织会议,应邀作学术报告,和国际化纤界有广泛交往,享有声誉  2、开创和主持了1985年以来第一至第五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  3、2004年任第83届世界纺织大会主席  电子邮箱地址:jigb@cae.cn
  • 王洪亚 【男】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
  • 陶有山 【男】
  • 理学院教授、硕博导师。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延安路校区: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号 邮政编码:200051;松江校区: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 邮政编码:201620
  • 电话:
    %u0030%u0032%u0031-%u0036%u0032%u0033%u0037%u0039%u0031%u0036%u0030/%u0030%u0032%u0031-%u0036%u0032%u0033%u0037%u0033%u0032%u0036%u0036
相关推荐
西藏大学师资好不好,西藏大学师资怎么样 青海民族大学师资好不好,青海民族大学师资怎么样 甘肃中医药大学师资好不好,甘肃中医药大学师资怎么样 云南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云南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兰州理工大学师资好不好,兰州理工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