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上海大学

[切换城市]
上海站> 上海教育> 上海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

华东理工大学

英文名: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简称:“华东理工”,“华理”,“ECUST” 所在地:上海 院校代码:10251 类型:工科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工类/211/考研院校/研

211工程985工程教育部直属院校研究生院校自主招生111计划
  •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怎么样,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好不好

徐汇校区大门截至2014年,学校有教职员工3504人,其中两院院士4名,双聘院士4名,国家“千人计划”5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7名,国家“863”计划领域(主题)专家组成员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讲座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名,上海市教育功臣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名。
全职院士
袁渭康(工程院院士)、胡英(科学院院士)、钱旭红(工程院院士)、田禾(科学院院士)、钱锋(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王基铭(工程院院士)、邢定钰(科学院院士)、杨胜利(工程院院士)、沈寅初(工程院院士)。
国家“千人计划”
 胡培君、王平、章文俊、肖立华、王卫。
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谢贺新、刘润辉、唐漾、杨友
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张显程、白志山。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田禾、钟建江、钱旭红、涂善东、刘洪来、施敏、钱锋、刘昌胜、施剑林、许建和、王辅臣、王健农、汪华林、龙亿涛、郭旭虹、韩一帆、叶邦策、朱为宏、杨 弋、马铁驹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韩清龙、James Lam。
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钱旭红、卢冠忠、王辅臣、李元广、刘昌胜、田禾、钱锋。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田禾、周其林、钱旭红、刘洪来、涂善东、钟建江、刘昌胜、钱 锋、林嘉平、李春忠、龙亿涛、汪华林、马铁驹、杨弋、轩福贞、朱为宏、王健农、冯耀宇、朱麟勇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田禾、钱锋、凌立成、刘昌胜、钟建江、王辅臣、林嘉平、汪华林、李春忠、龙亿涛、冯耀宇

  • 马建新
  • 马建新 华东理工大学导师介绍  男 1954 年 2 月 28 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氢能专家,同济大学氢能技术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副主任,兼任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华东理工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环境与污染防治》杂志编委、《上海能源技术》杂志社理事。 1989 年获德国 Clausthal 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1998 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主要成果 :  论文被 SCI 收录 40 篇, EI 收录 30 篇;专利数:授权美国专利 3 项和中国专利 16 项。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氢能技术与环境催化等方面研究。 1990 年以来,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科研项目 40 多项,其中包括多项国家 863 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上海市重大 / 重点项目;特别是近些年来在氢能基础设施和燃料电池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研制出了国内第一辆移动加氢站,建设了上海第一座固定加氢站,填补了我国在氢能领域的空白;在副产氢气的利用、氢气品质的研究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的研制方面也做出了杰出贡献。  近年代表性成果:  在燃料电池汽车高压氢气加气站及供氢技术研发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在以下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研发出膜分离和变压吸附相结合的氢气提纯新工艺及建成 120Nm 3 /h 的示范装置,氢气回收率达 85% 以上。研发了氢气中 ppb 级超低浓度的杂质气体分析技术,确保了提纯氢气品质。提纯装置充分利用上海丰富的工业副产氢气资源,可为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廉价的氢燃料。  二是在国际上首次创新性地开发出非电驱动增压移动加氢车,可为燃料电池汽车加注 35MPa 的高压氢气。填补了国内移动加氢车的空白。为超越系列燃料电池轿车的各类试验,累计加注高压氢气 1200 余次,有力地保障了燃料电池轿车的研发进程。  三是建成上海第一座加氢站,并设计了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系统,大大提高了智能化管理水平。该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经验对我国加氢站标准和法规的形成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作用,并对相关示范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开发研制出钢内胆的加氢站用复合材料缠绕瓶,对打破外国公司对高压储氢容器的技术垄断、降低加氢站建设成本,意义重大。
  • 姚重华
  • 姚重华 华东理工大学导师介绍  1969年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  198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所获硕士学位  1987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环境工程系获博士学位  1989年在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  1995 在英国利兹大学完成欧共体博士后研究  1993-2004担任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系主任  现任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委员、水处理化学理事会顾问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环境工程仿真与控制、水处理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期已完成 “ 絮体性状人工智能调控 ” 及“多变工况下微生物絮体非稳态性状”等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涉及“上海石洞口污水厂计算机仿真”及“上海白龙港污水厂计算机仿真” 等2项上海市科委基金项目  主要科研成果:  主讲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环境工程仿真与控制”。发表“水中稀释对聚合氯化铝形态分布的影响”、“废水生物处理数学模型进展”等论文 20多篇。出版 “ 环境工程仿真与控制” ( 第 1 、 2 、 3 版,分别为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十五及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废水处理计量学导论”、“废水处理单元过程”、“混凝剂与絮凝剂”、“工业水污染控制”、“水环境的金属污染”等编译著6本
  • 冯耀宇
  • 冯耀宇 华东理工大学导师介绍  :  女, 1969 年生,现任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危险化学物质风险评价与控制中心 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 2005 年国家教育部 “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重点项目等多项项目。  09/1986-07/1990 :学士学位,南开大学微生物学专业  09/1990-06/1993 :硕士学位,南开大学微生物学专业  03/1996-06/1999 :博士学位,天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  06/1993-02/2000 :助教,讲师,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  03/2000-06/2004 :博士后,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工程系水研究中心  06/2004-01/2007 :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09/2005-09/2006 :访问学者,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研究中心  01/2007-12/2007 :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12/2007- 至今: 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  长期从事微生物领域的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  新型化学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菌的筛选和降解机理研究  水质微生物安全性检测, 紫外和膜技术去除微生物研究  纳米技术在微生物诊检方面的应用  介水传播的 病原微生物如 隐孢子虫、贾第虫、环孢子虫和微孢子虫等的检测、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分类和环境生物学研究  环境污染物的分子诊断、生物传感器、检测功能性材料等研究  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生态、菌群结构和功能研究
  • 黄光团
  • 黄光团 华东理工大学导师介绍  1968 年 9 月出生于福建, 1997 年 6 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7 年 7 月至今在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任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理事。 2001 年 12 月至 2003 年 6 月在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作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环境工程水处理方向的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形成机理研究 ”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 污染水体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 等,发表文章近 20 篇,参与编写专著 3 本,授权与公开专利 4 项。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上海市育才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  (1) 废水处理与回用、废水生物处理、电化学催化氧化降解污染物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2) 水体的原位生物强化、生态与植物修复理论与方法研究。  (3) 给水、饮用水、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研究。
  • 刘勇弟
  • 刘勇弟 华东理工大学导师介绍  学历及工作经历,1989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获环境化学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化学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现任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水污染控制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毒、有害、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理论研究与新技术开发、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研究等。  学术研究方向: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各种化学与生物氧化还原技术,例如:Fenton试剂氧化、电化学氧化、白腐菌生物氧化和化学还原及生物厌氧还原等。  负责或参加完成多项工业废水综合处理技术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2002年负责完成一项大型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工程设计项目;2003年完成上海市教委项目“利用白腐菌处理垃圾渗沥液技术研究”。目前正承担一项化学工业区污水(10000吨/天)处理工程工艺与工程设计。  已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译著一本。  荣誉:  1999年被评为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社会兼职: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会员,环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市环保产业协会环境工程设计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联系方式:  地 址: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华东理工大学 377信箱  邮 编:200237  电 话:021-64253165;021-64253389(office)  传 真:021-64252737  E-mail:ydliu@ecust.edu.cn
  • 夏守浩
  • 夏守浩 华东理工大学导师介绍  学历:大学本科(在职)工学士(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高级实验师 1999年获华东理工大学实验室技术人员教学评优二等奖  2000年获华东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1年主持开发的《机械传动效率测量仪》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  实用新型专利。  2006年获华东理工大学实验室先进个人二等奖。  研究方向:  机电控制与测量技术
  • 章登宏
  • 章登宏 华东理工大学导师介绍  北京师大物理系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系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在北方交通大学参加教育部高教司的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有证书)。  曾长江大学(原江汉石油学院)理学院物理系教师。  研究方向:  从事功能陶瓷材料与器件、理论物理的教学与研究。  科研项目:  曾参加和主持国家863省、部级的项目。  国家“863”高科技计划“过热过流保护用PTC陶瓷材料研究”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片式电阻用BaSnO3基电子浆料的研究 ”
  • 贺黎明
  • 贺黎明 华东理工大学导师介绍  1979年9月~1983年7月: 复旦大学物理系学习  1983年7月~至今: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系任助教、  讲师、副教授、教授,担任的职务有:教研室主任、  系主任、副院长、副所长  其中1986年9月~1990年6月: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系  就读在职研究生  2009年2月~ 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访问研究  研究方向:  Rydberg原子结构及光谱的计算研究  科研项目:  负责完成一项横向课题  参加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刘劲刚
  • 刘劲刚  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无机化学博士点导师组组长  招生专业: 无机化学﹑应用化学  联系方式:  Email: liujingang@ecust.edu.cn  电话: 021-64252773  地址:上海市梅陇路130号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实验三楼315室  2000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Ph.D.)。毕业后于同济大学化学系任教。2001年8月至2011年8月于日本九州大学先后任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JSPS Postdoctoral Fellow)﹑学术研究员﹑特任准教授及WPI准教授。2011年9月起任华东理工大学校特聘教授。在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Chem. Commun.; Inorg. Chem.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三十多篇,论文总引用达1200余次,其中两篇论文他引超120次。作为项目主持人先后完成了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基金和青年基金各一项;日本文部省新学术领域研究基金一项。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员先后参与完成了多项日本学术振兴会和文部省的科研基金包括JSPS大型课题-基础研究(S)和文部省的元素战略项目等。  主要研究业绩有: (1)通过合成出的一系列手性钌及钴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研究,深入探讨了手性钌配合物与DNA的键合及识别机理和规律。首次发现了金属钌配合物的左右旋异构体与DNA的不同键合速率,并从分子水平上对其进行了阐明;(2)首次设计合成了含共价铰链的组氨酸-酪氨酸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中心的化学模型化合物,并实现了其键合、活化小分子氧的功能模拟,为彻底解明细胞色素C氧化酶对双氧的活化机理提供了化学模型证据;(3)首次用模型化合物在溶液中捕获到血红素金属蛋白酶反应的关键中间体血红素-过氧化物(heme-peroxy)和血红素-过氧化氢物(heme-hydroperoxy),并用各种光谱对其进行了全面表征。该研究成果解决了30多年来一直困扰生物无机化学方面悬而未决的难题。相关研究成果同时被英国著名杂志“自然”(Nature 2010, 463, 168-169.)和德国“应用化学”(Angew.Chem. Int. Ed. 2010, 49, 2099-2101.)刊登亮点评论文章进行了重点介绍。“Nature”评论认为“该作者的发现是仿生化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他们的发现将有助于阐明这些不可缺少的血红素金属蛋白酶的反应机理。”日本的新闻媒体包括“读卖新闻”(2009年10月31日)、“科学新闻”(2009年11月13日)和“西日本新闻”(2009年10月31日)对其也进行了报道。  研究领域:生物无机化学  主要研究方向:  (a) 无机纳米药物及靶向定点光控无机药物释放。  (b) 二氧化碳的光催化转换。  (c) 氧分子的活化还原与燃料电池电极表面催化剂。  (d) 金属蛋白酶活性中心的结构与功能模拟及小分子活化。  代表论文:  1. Formation of an End-On Ferric Peroxo Intermediate upon One-Electron Reduction of a Ferric Superoxo Heme, Liu J.-G., Shimizi Y., Ohta T., Naruta Y.*, J. Am. Chem. Soc. 2010, 132, 3672-3673.  2.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Hydroperoxo-Heme Intermediate of a Synthetic Model: Conversion of a Side-on Peroxy to an End-on Hydroperoxy Complex, Liu J.-G., Ohta T., Yamaguchi Y., Ogura T., Sakamoto S., Maeda Y., Naruta Y.* 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9262-9267(VIP paper). Highlighted in Nature, 2010, 463, 168-169, and in Angew.Chem. Int. Ed. 2010, 49, 2099-2101  3. Synthetic Models of the Active Site of Cytochrome c Oxidase: Influence of a Tridentate or Tetradentate Copper Chelate Bearing a His-Tyr Linkage Mimic on Dioxygen Adduct Formation by Heme/Cu Complexes, Liu J.-G., Naruta Y.*, Tani F., Chem. Eur. J. 2007, 13, 6365-6378.  4.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henoxyl Radical in Model Complexes for the CuB Site of Cytochrome c Oxidase: Steady-State and Transient Absorption Measurements, UV Resonance Raman Spectroscopy, EPR Spectroscopy, and DFT Calculations for MII-BIAIP, Nagano Y., Liu J.-G., Naruta Y.* , Ikoma T., Tero-Kubota S., Kitagawa T.*, J. Am. Chem. Soc., 2006, 128, 14560-14570.  5. A Functional Model of the Cytochrome c Oxidase Active Site: Unique Conversion of a Heme-?-peroxo-CuII Intermediate into Heme-superoxo/CuI A Functional Model of the Cytochrome c Oxidase Active Site: Unique Conversion of a Heme-?-peroxo-CuII Intermediate into Heme-superoxo/CuI , Liu J.-G., Naruta Y.*, Tani F., Angew. Chem. Int. Ed., 2005, 44, 1836-1840.  6. “Formation and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ioxygen adduct of a heme-Cu complex possessing a cross-linked tyrosine-histidine mimic: modeling the active site of cytochrome c oxidase”, Liu J.-G., Naruta Y., Tani F., Chishiro T. Tachi Y., Chem. Commun., 2004, (1), 120-121.  7. “Interaction of [Ru(dmp)2(dppz)]2+ and [Ru(dmb)2(dppz)]2+ with DNA: Effects of the ancillary ligands on the DNA-binding behaviors”, Liu J.-G., Zhang Q.-L., Shi X.-F., Ji L.-N., Inorg. Chem., 2001, 40 (19), 5045-5050.  8. “Shape- and enantioselective interaction of Ru(II)/Co(III) polypyridyl complexes with DNA” Ji L.-N., Zou X.-H., Liu J.-G., Coord. Chem. Rev., 2001, 216, 513-536.  9. “Enantiomeric ruthenium(II) complexes binding to DNA: binding modes and enantioselectivity”, Liu J.-G., Ye B.-H., Zhang Q.-L., Zou X.-H., Zhen Q.-X., Tian X., Ji L.-N., J. Biol. Inorg. Chem., 2000, 5 (1), 119-128.
  • 夏玮
  • 夏玮,女,副教授。2008年获得华东理工大学制药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在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生物活性、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多糖的分离、降解和构效关系的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承担了上海市科委以及横向的多项研究课题;另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还参与了国家、上海市的多项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代表性论文:  (1)Wei Xia,Shu-Qi Liu,Wen-Qing Zhang,Guo-An Luo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pectic polysaccharide from Mulberry leaves.Journal of Asian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2008,10(9):857-865  (2)夏玮,张文清,罗国安.桑叶多糖SJB的结构分析和降血糖活性.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29(11):2205-2208  (3)夏玮,沈方红,王顺春,张文清.桑叶多糖MPA-1的分离纯化和结构性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35(4):587-590  (4)夏玮,张文清,赵显峰.环境因素对甲壳素包裹缓释肥料养分释放特性的影响.生态学报.2009,29(8):4560-4564  (5)夏玮,吕庆,张文清.桑叶多糖SDS-1和SDT-1的系统分离纯化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33(5):678-682  (6)夏玮,刘书琦,沈方红,张文清等.桑叶中多糖的结构性质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9,44(2):99-102  (7)夏玮,刘书琦,罗国安,张文清.桑叶多糖MP-3b的结构性质研究.中成药.2009,31(3):427-431  (8)夏玮,吕庆,张文清,罗国安,花蕾.大孔吸附树脂脱色桑叶多糖的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 33(2):141-144  (9)张文清,沈方红,夏玮(通讯作者).羧甲基纤维素钠基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生态环境学报.2009,5(18):874-879  (10)张文清,沈方红,蒋鑫,丁卯,夏玮*(通讯作者).壳聚糖基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定.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3):401-405  (11)吕庆,夏玮*(通讯作者),张文清,罗国安.桑叶多糖的分离纯化与分析.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7):167-170
  • 张伟安
  • 张伟安,副教授, 200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系。2004年为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讲师。2007年至今为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副教授,2008年-2010年,获洪堡基金会资助在德国Bayreuth大学高分子化学家Axel H. E. Müller课题组从事访问研究,洪堡学者。  自2003年以来,在Macromolecules等国外SCI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发表的论文被同行他引300余次,其中单篇引用最高的论文为49次。  Email: wazhang@ecust.edu.cn  研究兴趣:  1.高分子合成方法学(活性聚合和“点击”化学等);  2.有机/无机杂化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  3.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4.超分子聚合物。  代表性论文:  1. Weian Zhang, Axel H. E. Müller. “Synthesis of the Tadpole-shaped POSS-containing Hybrid Polymers via Click Chemistry” Polymer, in press.  2. Weian Zhang, Axel H. E. Müller. A “Click Chemistry” Approach to Linear and Star-Shaped Telechelic POSS-Containing Hybrid Polymers, Macromolecules, in press ASAP.  3. Weian Zhang, Bing Fang, Andreas Walther, Axel H. E. Müller. “Synthesis via RAFT Polymerization of Tadpole-Shaped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oly(acrylic acid) Containing 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 (POSS) and Their Self-assembly in Water”. Macromolecules 2009, 42, 2563–2569.  4. Weian Zhang, Liu Li, Zhuang Xiaodong, Li Xiaohui, Bai Jinrui, Chen Yu. “Synthesis and Self-Assembly of Tadpole-Shaped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Containing 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 via RAFT Polymerization.”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Polymer Chemistry 2008, 46, 7049-7061.  5. Yu Chen, Xiaodong Zhuang, Weian Zhang, Ying Liu, Ying Lin, Aixia Yan, Yasuyuki Araki, Osamu Ito.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thalocyanine-Based Soluble Light-Harvesting CIGS Complex”,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07, 19, 5256.  6. Fanliang Meng, Zheng Sixun, Weian Zhang, Huiqing Li, Qi Liang. “Nanostructured thermosetting blends of epoxy resin and amphiphilic poly(epsilon-caprolactone)-block-polybutadiene-block-poly(epsilon-caprolactone) triblock copolymer”, Macromolecules 2006, 39, 711.  7. Weian Zhang, Xuechang Zhou, Hao Li, Yueer Fang, Guangzhao Zhang, “Conformational Transition of Tethered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Chains in Coronas of Micelles and Vesicles”, Macromolecules 2005, 38, 909.  8. Weian Zhang, Jie Zeng, Li Liu, Yuee Fang, “A Novel Property of Styrene-Butadiene-Styrene/Clay Nanocomposites: Radiation Resistanc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04, 14, 209.  9. Weian Zhang, Ying Liang, Wei Luo, Yuee Fang, “ Effects of Various Clay-Modifying Agents on the Morphology and Properties of Poly(methyl methacrylate)/Clay Nanocomposites Synthesized viaγ-Ray Irradiation Polymerization”,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 2003, 41, 3128.  10. Weian Zhang, Dazhu Chen, Quanbao Zhao, Yuee Fang,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Kinds of Clay and Different Vinyl Acetate Content on the Morphology and Properties of EVA/Clay Nanocomposites”, Polymer 2003, 44, 7953.
  • 詹望成
  • 詹望成  电话:021-64252923  邮箱:zhanwc@ecust.edu.cn  男,汉族,1981年3月出生于浙江东阳,博士,副教授,工业催化硕士生导师。2002年在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在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专业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研究方向:  (1)稀土多孔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2)卷烟降焦减害中催化剂的应用研究。  目前承担着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科委的科研项目各1项,至今已经在J. Phys. Chem. B, J. Mater. Sci., J. Rare Earth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7篇,并作为合作者申请了数项中国专利。现担任学院科研秘书。  代表性论文:  1. Wangcheng Zhan, Yanglong Guo, Guanzhong Lu. Synthesis of La or La-B doped KIT-6 mesoporous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styrene. Journal of Rare Earths, 2010, 28 (3): 378-384.  2. 詹望成,卢冠忠,郭杨龙. 载体对Pd-Cu/活性炭催化剂在消除卷烟主流烟气中CO的活性的影响.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已接收.  3. Wangcheng Zhan, Yanglong Guo, Guanzhong Lu. Study of Higher Selectivity to Styrene Oxide in the Epoxidation of Styrene with Hydrogen Peroxide over La-Doped MCM-48 Catalyst.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09, 113: 7181-7185.  4. Wangcheng Zhan, Guanzhong Lu, Yanglong Guo. Synthesis of cerium-doped MCM-48 molecular sieves and 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selective oxidation of cyclohexane. Journal of Rare Earths, 2008, 26: 515-522.  5. Wangcheng Zhan, Guanzhong Lu, Yanglong Guo. Synthesis of Ln-doped MCM-41 mesoporous materials an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oxidation of styrene. Journal of Rare Earths, 2008, 26: 59-65.  6. Wangcheng Zhan, Yanglong Guo, Guanzhong Lu. Synthesis of Lanthanum Doped MCM-48 Molecular Sieves and 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the Oxidation of Styrene.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07,111 (42): 12103-12110.
  • 安学勤
  • 安学勤,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话:021-64250804 传真:021-64250804  电子信箱:anxueqin@ecust.edu.cn  主要工作经历  1988 新西兰 Canterbury大学毕业  1988 ~ 1990 美国加洲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学习  1990 ~ 2001 回国, 到兰州大学工作,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  1994 ~ 1995 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科研,访问教授  1997 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科研,访问教授  1997 ~ 1998 德国 Bayreuth 大学高访,访问教授  2001 ~ 2008 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  2008 ~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教授  从事专业 物理化学  研究方向  智能药物载体,生物流体相平衡与临界现象,纳米材料,化学热力学,胶体化学  研究兴趣  1、智能纳米药物载体  药物与载体相结合形成药物载体系统后,药物的吸收和分布不再由药物本身决定,而是受到载体的理化性质的影响。根据临床要求选择适当的载体材料,不仅可以将药物输送到靶器官,而且对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理活性也起到有益的作用。我们的目标是:综合运用现代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用生物大分子为药物载体,采用超临界微乳液和常压微乳液软模板制备智能药物载体,通过功能纳米材料掺杂,调控脂质体释放药物的温度,实现脂质体的靶向(磁靶向、pH靶向)、温控释药、光控释药、荧光示踪的功能,探讨热敏纳米脂质体药物载体的制备、结构、性质与功能的关系。  2、超临界微乳液的及其应用  制备食品级表面活性剂构成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探索超临界微乳液的相平衡,研究这类体系的温度、体积和压力等性质。为超临界微乳液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包封药物或食品,提高药物或食品的抗氧化性和水溶性。  3、人体胆汁相平衡及胆结石体外溶解  由于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胆石症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探索胆固醇结石成因,寻找溶石途径对于胆石症的防止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目标是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方法,探讨影响人体胆汁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4、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  利用微乳液具有热力学稳定性、光学透明性、组成灵活性等特点,采用微乳液作为功能材料制备的软模板,制备各种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纳米材料(超顺磁性纳米材料、光-热转换材料、纳米量子点等)。  5、在微乳液中的酶催化反应  微乳液具有热力学稳定性、光学透明性、组成灵活性等特点,微乳液有望成为生物转化的通用介质。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纳米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我们的研究目标是探讨微乳液的微观结构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主持的在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纳米金开关控制释药脂质体的制备、结构、性质和功能”,研究经费: 30万  国家教育部基金  “抗肿瘤靶向纳米载药系统研究”, 研究经费:200万  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  “脂质体药物载体的温控释药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研究经费:20万  主要参考文献  Photoinduced Drug Release from Thermosensitive AuNPs-Liposome using a AuNPs-Switch, ChemComm, 2010 (Chem. Commun., DOI:10.1039/C0CC03142A.)  Tricritical Phenomena in Quasi-ternary Mixtures of Water + n-Decane + n-Undecane +tert-Butanol†”,J. Pys. Chem.,2009, 113, 41, 13566-13575 ,  Light scattering and sum rules of three coexisting phases for quasiternary solutions near the tricritical point J. Chem. Phys., 2010, 132 (7), 074501-074501-6  Liquid-liquid coexistence curves of x 1-butyl-3-methyli,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 + (1-x) 1,3-propanediol and x 1-butyl-3-methyli,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 + (1-x) 1,4-butanediol J.Chem.Eng.Data 2010, 55, 2482-2488  Critical behaviour of binary mixture of {xC(6)H(5)CN + (1-x)CH3(CH2)(7)CH3}: Measurements of coexistence curves, light scattering, and heat capacity J. Chem. Themodynamics, 2010, 42 (7), 864-872
  • 张凌怡
  • 张凌怡,理学博士,博士后,专业为分析化学,研究方向是色谱分离与新型色谱固定相的制备。2005年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导师:张玉奎院士。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德国马格德堡马普研究所从事模拟流动床分离手性化合物与制备色谱动力学研究等方向的博士后研究。2008年至今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张维冰特聘教授助手,从事色谱新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及电色谱固定相的制备、评价及应用工作,致力于新型整体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分析化学领域应用的研究。2003、2006年学术论文两次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2004年获得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5年因在博士研究过程中的出色工作,获宝洁奖学金。已经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5项。
  • 田宝柱
  • 田宝柱,男,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1)新型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境和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2)特殊形貌功能材料的制备工艺控制和生长机理研究。近几年在Appl. Catal. B、Catal. Commun.、Chem. Eng. J.、J. Colloid Interf. Sci.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专利3篇;获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次(均排名第1)。  联系电话:021-64252062  E-mail:baozhutian@eust.edu.cn  科研论文:  1. Baozhu Tian, Chunzhong Li, Feng Gu, et al. Flame sprayed V-doped TiO2 nanoparticles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9, 151(1-3): 220-227. .  2. Baozhu Tian, Chunzhong Li, Feng Gu, et al. Synergetic effects of nitrogen doping and Au loading on enhancing the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nano-TiO2. Catalysis Communications, 2009, 10: 925–929 (SCI, IF: 2.4).  3. Chenxu He, Baozhu Tian, Jinlong Zhang. Synthesis of thermally stable and highly ordered bicontinuous cubic mesoporous titania–silica binary oxides with crystalline framework,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2009,126(1-2): 50-57.  4. Zhimang Shao, Baozhu Tian, Jinlong Zhang.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mesoporous TiO2 with MgO coating, Materials Letters, 2009, 63(20): 1705-1708.  5. Baozhu Tian, Jinlong Zhang, Tianzhong Tong and Feng Chen; Preparation of Au/TiO2 catalysts from Au(I)-thiosulfate complex and study of their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08, 79(4): 394–401.  6. Bao-zhu Tian, Tian-zhong Tong, Feng Chen, Jinlong Zhang, Effect of Water Washing Treatment on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Au/TiO2 Catalysts; Acta Phys.-Chem., 2007, 23(7): 978-982.  7. Baozhu Tian, Feng Chen, Jinlong Zhang, Masakazu Anpo. Influences of acids and salts on the crystalline phase and morphology of TiO2 prepared under ultrasound irradiation,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06, 303: 142–148.  8. 田宝柱,李春忠,顾锋等. 喷雾燃烧热分解制备Cr掺杂TiO2纳米粒子的可见光催化性能. 无机材料学报, 2009, 24(4): 661–665.  9. 田宝柱,童天中,陈锋等,明胶对纳米二氧化钛相变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6, 24(2): 93-101.  10. 田宝柱,邹竟,张大德等. 用化学显微镜法研究稳定剂和防灰雾剂在氯化银微晶上的作用机理,影像技术, 2006, 1:12-16.  11. 田宝柱,顾煦明,黄德音等.稳定剂和防灰雾剂在氯化银成象过程中的作用,信息记录材料, 2005, 6(1): 24-29.
  • 周丽绘
  • 周丽绘,女,1973年3月生,江苏句容人。1995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8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纳米材料、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固定生物活性分子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2005-2009年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1998年7月至今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工作,主要从事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等表面分析研究工作;2008年9月被聘为高级工程师。  欢迎物理、化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报考。  Tel:021-64253235;E-mail:lhzhou@ecust.edu.cn
  • 张华
  • 张华,女,1968年8月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1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攻读硕士学位,2003年9月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05年12月提前获得无机化学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后受聘于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期间即开始协助培养研究生。  所获得的荣誉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求是研究生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主持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华东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基金  参与的项目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  研究方向:  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方向如下:  1.功能纳米材料的高温合成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2.功能纳米材料的油溶性胶体的合成及光学性能研究  3.功能纳米材料的水溶性胶体的合成及光催化等性质的研究  主要代表性论文  1. Feifei Du, Hua Zhang*,et al.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09 (accepted)  2. Xu, LL; Zhang, H*; et al.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25 (10): 1729-1735, 2009  3. Hua Zhang, Li Shen, et al.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11, 2007, 12939-12943  4. Hua Zhang, Ming Zuo, et al. Nanotechnology, 17, 2006, 2931–2936  5. Hua Zhang, Ming Zuo, et al.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109, 2005, 10653-10657  6. Hua Zhang, Shuyuan Zhang,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1, 2005, 47-50  7. Hua Zhang, Shuyuan Zhang,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88, 2005, 566-569  8. Hua Zhang, Ming Zuo, et al. Nanotechnology, 16, 2005, 3115-3119  9. Hua Zhang, Shuyuan Zhang, et al. Nanotechnology, 15, 2004, 945-948  10. Hua Zhang, Shuyuan Zhang, et al.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1/2, 2004, 209-213
  • 邹爱华
  • 邹爱华,女,博士,副教授。2004年于东南大学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2005~2006,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德国Bayreuth University做宏堡学者;2006~2007,获英国皇家学会博士后奖学金在University of Bristo1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至今在华东理工大学工作。联系电话:64252063  E-mail:aihuazou@ecust.edu.cn  目前主要从事材料物理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的研究工作。  主要代表性论文:  1). Zou A H, Liu J, Garamus M V, Yang Y, Willumeit R, Mu B Z.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atural lipopeptide [Glu1, Asp5] surfactin-C15 and hemoglobin in aqueous solution. Biomacromolecules, 2010, 11: 593~599.  2). Zou A H, Liu J, Garamus M V, Zheng K, Willumeit R, Mu B Z. Micellization activity of the natural lipopeptide [Glu1, Asp5] surfactin-C15 in aqueous solution. J. Phys. Chem. B, 2010, 114 (8): 2712–2718.  3). Liu J, Zou A H, Mu B Z. Toluidine blue: aggregation properties and distribution behavior in surfactin micelle solution. Colloid Surf A, 2010, 75: 496-500.  4). Yi Li, Zou A H, Ruqiang Ye, Mu B Z. Counterion-induced changes to the micellization of surfactin-C16 aqueous solution. J. Phys. Chem. B, 2009, 113(46):15272-15277.  5). Eastoe J, Zou A H, Espidel Y, Glatter O, Grillo I. Photo-labile lamellar Phases. Soft Matter, 2008, 4: 1215-1218.  6). Zou A H, Eastoe J, Mutch K, Wyatt P, Scherf G, Glatter O, Grillo I. Light-sensitive lamellar phases.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08, 322: 611-616.  7). Zou A H, Hoffmann H, Eastoe J, Glatter O. Glycerol-induced swollen lamellar phases with siloxane copolymers.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07, 316: 723-729.  8). Zou A H, Hoffmann H, Freiberger N, Glatter O. The influence of ionic charge on the bilayer of lamellar phase. Langmuir, 2007, 23: 2977-2984.
  • 韩霞
  • 韩霞,博士,副教授。  生于1973年6月, 1998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3月进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3月获理学博士学位,并进入化学系材料化学教研组工作至今。  联系电话:64252922  E-mail:xhan@ecust.edu.cn  目前主要从事材料物理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的研究工作。  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代表性论文  1) Han Xia, Xu Jian, Liu Honglai, Hu Ying. A new approach to thick films of block copolymer with ordered structures. Macromol. Rap. Commun, 26(2005), 1810-1813.  2) Han Xia, Hu Jun, Liu Honglai, Hu Ying. SEBS aggregate patterning at surface studi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Langmuir, 22(2006), 3428-3433.  3) Han Xia, Liu Honglai*, Hu Ying. Interlocking layer structures formed in spin-cast polymer blend films by surface segregation and self-stratification.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B. 45(2007) 532-543.  4) Han Xia, Zhou Lihui, Liu Honglai*, Hu Ying. Effect of in situ oxidization with potassium permanganate on the morphologies of SEBS membranes.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92(2007) 75–85.  5) Han Xia, Luo Chunyan, Dai Yanying, Liu Honglai. Effect of polymer-substrate interactions o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polymer blend thin films. 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 Part B: Physics, 47(2008) 1050–1061.
  • 胡慧廉
  • 胡慧廉,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专业分析化学。1985年7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同年作为硕士研究生在本校应化专业学习,1988年7月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进分析测试中心工作。1994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留学,1997年5月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2004年回国,继续在分析测试中心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环境有害物质分析方法研究;复杂样品分析方法研究与开发;仪器功能开发研究。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
  • 电话:
    %u0030%u0032%u0031-%u0036%u0034%u0032%u0035%u0032%u0037%u0036%u0033
相关推荐
西南科技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南科技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藏藏医学院师资好不好,西藏藏医学院师资怎么样 西安石油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石油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南政法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南政法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工业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工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财经学院师资好不好,西安财经学院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